这是落实中央种业振兴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2013年认定国家级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以来首次进行动态调整,并适当扩大认定规模。
据介绍,此次基地认定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在作物范围上,适当增加了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数量。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支持优势产区,兼顾不同生态区用种需求,扩大了南繁冬夏繁基地范围,安排了东北极早熟玉米、西南热带血缘玉米制种基地。此次认定取消了少数产能下滑严重、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不力的县(市、区)的国家级制种大县资格。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制种基地供种保障能力达80%以上。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