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从火灾风险等级,看安全疏散路径的确立原则!附误区分解!
日期:2019-08-09 10:32  点击:1634
 疏散路径的确立,是以规避风险为基本原则!
合理划分室内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理解疏散路径的确立原则,可以处置诸多安全疏散的争议和误区!

为方便理解,我们按火灾危险程度,将室内房间等视为危险区域,疏散走道视为次危险区域,前室和疏散楼梯间视为相对安全区域。疏散路径的基本确立原则如下:

一、疏散路径的确立,应以“危险区域”→“次危险区域”→“相对安全区域”→“室外安全区域”为基本原则,这是所有安全疏散路径应该遵行的基本准则,是安全疏散设计的基础:

微信截图_20190809103918
注1:危险区域包括各室内功能房间等。
注2:次危险区域包括疏散走道等。
注3:相对安全区域包括防烟前室、疏散楼梯(间)、避难层、避难走道等。
注4:室外安全区域包括室外地面、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接到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平台以及符合《建规》第6.6.4条要求的天桥、连廊等。

二、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进入疏散走道(次危险区域)后,不应再进入房间等危险区域,示例:

1、图示1建筑需要两个安全出口,分别设置在疏散走道的两端,是合理的疏散方案;
640.webp
图示1

2、图示2将本建筑的右侧部分房间走道合并,左侧部分的疏散走道需要通过危险区域(合并后的房间)才能进入右侧楼梯,实为无效的疏散路径,导致左侧区域只具备一个有效的安全出口,应予禁止!
6401.webp
图示2

三、同理,进入前室或疏散楼梯间等相对安全区域后,就不应再进入走道等次危险区域:
 
图示3的户门直接对前室开放,不应再进入走道等次危险区域,本图示的建筑,应视为只有一个安全出口。

6402.webp

防火门窗网技术咨询热线:13828027017

防火门窗网微信客服
微信小size

更多资讯,请关注防火门窗网服务号/订阅号
服务号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2/05 21:47
首页 刷新 顶部